194 次浏览【转载需注明来源】
上一章节我们学习了部署云端的mysql环境,本节课我们来讲解如何进行mysql的管理;例如:创建表、管理表等操作。
本章节用的是Navicat,下载地址为:Navicat管理工具【注意:Navicat可以免费使用14天,如果你是windows系统版本,可以自行百度Navicat和谐免费版】
注意:以下可能界面有所不同,但操作流程一定一样。
第一步,连接mysql
输入完数据库信息后点击保存,就可以正式管理云端的MYSQL数据库了,如下图,成功的进入管理界面:
成功进入管理界面后,接下来点击上一章节大家创建的数据库,然后找到表的分类,再右键进行表的创建,具体如下:
点击新建表后,会进入到新建表的界面【数据库的表用来进行数据的储存,一个数据库中可以有无数张表,每张表都可以设计为不同的作用,例如:账号表、个人信息表、会员表等等】
接下来我们在新建表的界面,创建一个账号表,一般的账号表设计,都有三个必须的字段,分别是ID、账号、密码;ID是唯一值,且自动递增;账号和密码则是登录所必须要的字段【字段的作用就是定义数据的作用,例如新建一个账号字段,则这个字段储存账号,新建一个密码字段;则这个字段储存密码】
1、建立ID字段
知识点:ID字段一般是int类型【也就是数值类型】且必须勾选上键的选项,代表不允许重复,是唯一值;然后ID一般是递增的,也就是没存入一条数据;ID就自动+1
2、建立账号和密码字段
知识点:新增两个字段分别取名叫做账号和密码【其实名称可以随意取】,然后类型要为:varchar【也就是字符串类型】
知识点:数据库中的类型有非常多,但常用的就数值和字符串类型等。
3、保存新建的表
点击保存后就可以看见左侧多了一张所创建的表,接下来则可以右键打开这张表,向里面添加一行测试数据,如下图:
执行到这里,表的准备工作基本就完毕了,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代码获取表中的数据,一段获取表中数据的案例代码如下:
知识点:上方的代码其实就是一个连接mysql数据库,并点击一个按钮执行数据库的数据查询,其获取数据库表数据的核心代码就这一句:
使用这段代码获取到的数据结果如下图:
知识点:可以看见,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完整的获取了表中的数据,获取到的数据是一个对象,对象的数据键名是一个数组格式,而所有查询的表的数据都储存在这个数组中。
知识点:数据库的操作大致分为增删改查四个大类,上面的查询SQL语句的第二个参数所使用的就是查询的语法,这个语法我们下一章就会详细讲到,大家此时不懂也没关系;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行;下一章就带领大家深入增删改查语法中。
测试账号
快码FOF编程 Time: 2023-05-18 22:53:49
评论ID
博客太重要了 请认真学习